Sir John Barbirolli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3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39年1月21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Track 1,2) 1940年3月27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Track 3) 乐团:纽约爱乐乐团 舒伯特《C小调第四“悲剧”交响曲》,创作于1816年,舒伯特越来越讨厌自己的教师工作,他觉得学校锁住了自已创作灵感。他将这种失落与感伤情绪记录在自己的这部交响曲作品当中,并将其取名为“悲剧”。 专辑还选取了舒伯特的五首《德国舞曲 D.89》。舒伯特的舞曲创作主要集中在1814-1826年间,差不多都是在他聚会之时助兴而作,音乐写得十分动人,倾入了自己的情感,洋溢着小巧、精致、温和、高贵优雅的气质,一首首作品给人以瞬间的兴奋和陶醉,作品多样化的采用民歌元素和广泛流行于人们生活中的曲调,使音乐具有某种程度的通俗性。 专辑最后一首作品《D大调第二交响曲,Op.73》,由勃拉姆斯创作于1877年夏天,当时,他在奥地利一个风景如画的湖边度暑,在感受了许多宁静,愉快之余作成了这首“第二交响曲”。作品一经完成,就交给维也纳爱乐乐队首次演出,一下子就传遍了整个欧洲。与勃拉姆斯完成第一部交响曲所用的21年时间相比,这首交响曲的构图相对简短。 艺术家简介: 约翰·巴比罗利(Sir John Barbirolli,1899年12月2日-1970年7月29日),英国指挥家,20世纪最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生于伦敦,1924年组建自己的弦乐团并任指挥,1929年任伦敦皇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43年英国哈勒管弦乐团召回他重整乐团,开始了指挥生涯中最光辉的阶段,1968年被封为“终身桂冠指挥”,1949年封为骑士,1969年封为荣誉侍从,1958年获曼彻斯特荣誉市民,1950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纪念奖章,1970年7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指挥风格洋溢着丰富的浪漫诗情,尤其是北欧音乐,最能发挥他所特有的魅力。
¥10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0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40年12月16日(Track 1) 1941年11月3日(Track 2-3), 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莫扎特为管乐而作的协奏曲大多以优美而著称。这张专辑中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这首协奏曲作于1791年10月,为当时维也纳宫廷乐团的单簧管演奏家斯达勒(Anton Stadler, 1753-1812)而作。人们称这部作品为“秋天的”音乐,美丽中略带一丝哀伤。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7部钢琴协奏曲,是他精神发展历程最真实的写照。这张专辑选择了最后一部,也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 K.595》,是莫扎特生命哲学的总结,是真正站在“一个美好而又有序的世界的门槛之前了”。这部作品创作于莫扎特内外交困的时期:喜新厌旧的维也纳人不再像以往那样青睐他的作品,学生也一个个离他而去,经济上逐渐陷入窘境,身体也每况愈下。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在这部作品中流露丝毫,相反却呈现出一种从容,一种摆脱了感官美的纯净。这部作品彷佛来自一个绝对的世界,成了莫扎特伟大心灵的回光返照。 专辑最后一首作品选择了莫扎特的《g小调第25交响曲》这部作品一开始的四个小节中,那种动荡不安的切分音便显现出独特而鲜明的“狂飙”特征,在旋律的线条处理上,显现出巴洛克音乐的遗风,显得躁动和粗犷。仅仅是这个起始,与作曲家此前或此后创作的那些具有热烈、辉煌气质的宫廷式开场,就有着极大的不同。随着乐曲的行进,我们会越发感觉其身上所体现出的迥异个性。在这个乐章随后的反复部分中,双簧管独奏表现出的长音,凄凉而哀伤;第三部分转为大调,持续着敲打的声响,有趋近的感觉。总揽这部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充满着激动不安、沉重紧张的情绪,这在莫扎特此前创作的数十首交响曲中是极其少见的,尤其是莫扎特对于尾声的处理,更加重的旋律的悲剧色彩。人们喜欢用“音乐世界里永远的阳光”来形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在不少听众听来,作曲家最动人的恰恰是一些缺乏阳光气质的旋律,这部《g小调第25交响曲》便是很鲜明的例子,它被公认为莫扎特青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艺术家简介: Benny Goodman (单簧管:Track 1) 古德曼,美国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1909年 5月30日生于芝加哥。曾从芝加哥交响乐队单簧管演奏家学习两年。在单簧管艺术中,他主要从事爵士音乐演出,并自组乐队,担任领导,演奏风格独树一帜。他几乎与所有美国著名交响乐团联合演出了以往的单簧管名作,包括韦伯、勃拉姆斯、德彪西、伯恩斯坦、普朗克、斯特拉文斯基及普罗科菲耶夫等名家代表作。 Robert Casadussue(钢琴:Track 2) 法国钢琴家,他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追求典雅与平衡感,他认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质,而不是技巧。
¥10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2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40年5月6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Track 1) 1940年11月16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Track 2-5) 1940年12月16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Track 6-8) 《西班牙随想曲》由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创作于1887年,原是为小提琴及乐队而作的独奏曲。乐曲以阿尔博拉达开始,随后的乐章在这个主题上有几次变奏,而第三乐章则是第一乐章开场在小提琴及单簧管演奏的简短再现。第四乐章场景与吉普赛之歌不露痕迹地转至凡坦戈舞曲,我们听到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特有的管弦色彩,踏足为拍的舞曲,令人迷醉的节奏,还有管弦乐团的勃勃生机和美妙的装饰。 1920年,拉威尔创作的“舞蹈诗歌”《圆舞曲》(La valse)在巴黎首演。拉威尔在此曲总谱上写到:“在层层卷云之间,可以看到一群时隐时现跳圆舞曲的人们。云层渐渐散去,天气逐步晴朗,清晰可见大厅里有旋转的舞蹈的人群。场面越来越清晰,从吊灯上照下来的烛光灿烂,发出光辉,令人想起一座1855年的皇家宫殿。” 《罗马狂欢节序曲》(Le carnaval romain,Op.9)是以歌剧《贝文努托·切利尼》第二幕、科隆广场假面舞会的热闹场面作为整个序曲的音乐背景。柏辽兹在这支曲子里,采用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意大利热烈的歌舞曲“萨尔塔雷洛”来烘托狂欢节的欢腾景象。同时,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切利尼爱慕苔蕾莎,焦急地等待着会面时的内心活动。 专辑中德彪西的四手联弹小组曲第四首——《芭蕾舞曲》将我们从童话世界带回到人间,但仍然具有浓郁的幻想风格,中部有一华尔兹段落,属法国芭蕾音乐的范畴。 《学院节日序曲》Op. 80,1879年三月,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勃拉姆斯荣誉博士学位时,他的朋友伯恩哈德·舒尔茨向他表明布雷斯劳大学期望他写一首“博士交响乐”或“至少是一首庄严的歌曲”。勃拉姆斯因此于第二年八月完成了这部《学院节日序曲》,这部序曲以四首德国传统学生歌曲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合了他自己创作的新颖旋律。作者称本曲为“宴席上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这部音乐作品的精神。这部序曲在形式上,同勃拉姆斯的其他作品一样,完全属于严谨、正规、传统的奏鸣曲快板。 艺术家简介: Benny Goodman 古德曼,美国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1909年 5月30日生于芝加哥。曾从芝加哥交响乐队单簧管演奏家学习两年。在单簧管艺术中,他主要从事爵士音乐演出,并自组乐队,担任领导,演奏风格独树一帜。他几乎与所有美国著名交响乐团联合演出了以往的单簧管名作,包括韦伯、勃拉姆斯、德彪西、伯恩斯坦、普朗克、斯特拉文斯基及普罗科菲耶夫等名家代表作。
¥10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9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38年2月7日(Track 1,2) 1938年2月9日(Track 3) 1939年1月21日(Track 4),纽约卡内基音乐厅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是布鲁赫(Max Bruch)十九岁在科隆时开始构思的,但是它在九年后才在科布伦茨完稿,1866年4月初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这首乐曲后来通过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和萨拉萨蒂的演奏之后,便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那样闻名于世,成为众多小提琴演奏家常演曲目之一。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情感浓郁,带有一些甜蜜的伤感,沁人心脾,具有演奏家所喜爱的演奏效果,充满了旋律上的创意与形式上的自由,在技巧方面虽然不很容易,却也不至于过分艰深,听众很容易喜欢上它。 这张专辑还选择了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队组曲中的第三号G大调,Op.55,这首作品创作于1883年,属于柴可夫斯基晚期的作品,风格细腻,配器别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威廉·伯德(William Byrd)是塔利斯的学生,曾与之联合出版圣歌集。他的经文歌和弥撒曲都充分展示了他的对位才能,而他的器乐作品也在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伯德堪称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这张专辑选取了他的《伊丽莎白组曲》,由约翰·巴比罗利指挥乐队进行重新演绎。 艺术家简介: 约翰·巴比罗利(Sir John Barbirolli,1899年12月2日-1970年7月29日),英国指挥家,20世纪最重要的指挥大师之一;生于伦敦,1924年组建自己的弦乐团并任指挥,1929年任伦敦皇家歌剧院首席指挥,1943年英国哈勒管弦乐团召回他重整乐团,开始了指挥生涯中最光辉的阶段,1968年被封为“终身桂冠指挥”,1949年封为骑士,1969年封为荣誉侍从,1958年获曼彻斯特荣誉市民,1950年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他金质纪念奖章,1970年7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指挥风格洋溢着丰富的浪漫诗情,尤其是北欧音乐,最能发挥他所特有的魅力。
¥108.00
Hi-Res | FLAC | 96kHz/24bit 18首单曲
专辑简介: 1937年,纽约爱乐乐团选择了年轻的约翰•巴比罗利(John Barbirolli)接替阿图罗•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s),当时他在美国几乎不为人所知,不过这位36岁的年轻指挥与纽约爱乐乐团的合作,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从1938年到1943年,他在纽约为Columbia和RCA Victor厂牌录制了一系列唱片,Sony Classical很荣幸将这系列专辑重新灌制发行。 [录制时间] 1942年4月11-12日,纽约利德克兰兹大厅 亨利·珀塞尔(Henry purcell),英国作曲家。其创作领域广泛,包括当时各种领域,其中以戏剧音乐最为重要;作品体裁多样,包括戏剧、民族歌剧等。其民族歌剧为英国民族歌剧揭开了序幕。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结合17世纪英国的音乐成就同时受到意大利、法国音乐的影响,他成为继W·伯德的英国最突出的音乐代表人物。这张专辑选取了珀塞尔的弦乐组曲作为开端。 弗兰切斯卡·达·里米尼(Francesca·da·Rimini, op.32)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根据但丁《神曲》(The Divine Comedy)中的故事题材创作的一首交响幻想曲作品,又名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76年,沙皇专制压抑着俄罗斯大地,柴可夫斯基在令人窒息的世界里阅读了《神曲》,悲剧故事引起他的强烈共鸣,泉涌的乐思使作曲家很快写出这部在音乐史上唯一以弗兰切斯卡为题材的交响音乐作品。这部作品的形式以及透过这个故事题材所表现的内涵,都是典型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产物;这是一部富于造型美和表现力的杰作,除了音乐本身具有惊人的情绪化的画意之外,它还达到了作曲家前所未有的热情、力量和悲壮境界。 《罗马的喷泉》是洋溢着诗意的抒情性的优秀范例。这部作品创作于1924年,是奥托里诺·雷斯庇基 (Ottorino Respighi)描绘罗马景色的三首著名交响诗之一(另外两首是《罗马的松树》和《罗马的节日》),这些交响诗不像一般的交响诗那样采用单乐章形式,而是分为四个“乐章”,但又连在一起演奏。正是这部作品奠定了雷斯庇基的声誉。在这首交响诗的总谱上有一段描写性文字“黎明时分朱丽亚峡谷街的喷泉;早晨的特里顿喷泉;中午的特莱维喷泉;黄昏时的梅迪契别墅的喷泉。”这就是雷斯庇基在不同的时间,以四个不同的喷泉及其周围的景色为对象所描绘的四幅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大自然画面。此情此景,不禁使人联想到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在不同时辰的不同光线下描绘出的一个个干草垛。 艺术家简介: Nathan Milstein 内森·米尔斯坦(1904年12月31日-1992年12月21日),生于俄国敖德萨,美籍俄国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跳弓非常精确而轻巧,震音充满韵味,音色变化也非常精致。米尔斯坦一生倾注心力最多的是巴赫的6首独奏奏鸣曲与帕蒂塔,曾先后3次录音。作品有《米尔斯坦伦敦演奏会实况》等。
¥10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