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o Francescatti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3首单曲
专辑简介: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首,自古以来一直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然而,本曲在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前,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考验。本曲初演以后,几乎没有人对它进行回顾。 本曲完成于1806年。这一年,贝多芬对他的学生——伯爵小姐莱莎·勃伦斯威克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独奏小提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协奏乐队则并不处于从属的地位,而是积极参与发展乐曲的音乐形象。乐队的音响效果特别具有一种昂扬振奋的紧张度,因此该曲又被称为《交响协奏曲》。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采用传统的三乐章结构。第一乐章是昂扬着英雄精神的奏鸣曲。第二乐章是庄严壮丽的小广板。第三乐章是充满活力的回旋曲。在第三乐章中,有一个华彩乐段,光辉灿烂,满目生辉。 艺术家简介: 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1876年9月15日-1962年2月17日),著名德裔美籍指挥家,钢琴家。1901年被聘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长;1913年至慕尼黑歌剧院任音乐指导;1922年后,活跃于柏林、莱比锡和萨尔兹堡音乐节;1933年后,因受纳粹迫害而离德去奥、法;1939年到其去世定居美国的22年中,达到了他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瓦尔特的指挥风格柔和优美,将管弦乐的各声部都处理得富于歌唱性;他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指挥传统,被誉为“莫扎特专家”。他特别擅长于指挥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的作品;他是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首演指挥者。曾任巴伐利亚州立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13-1922)、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29-1934)以及纽约爱乐乐团艺术指导(1947-1949)。 齐诺·弗兰塞斯卡蒂(Zino Francescatti,1902年8月9日-1991年9月17日),生于法国马赛的弗朗西斯卡,出身于音乐世家。五岁时便展示了出众的音乐才华。1918年在马赛首度登台演出,此后便前往巴黎演奏,与作曲家拉威尔建立了友谊。在欧洲成名后,弗朗西斯卡蒂前往美国发展。由于他与大部分当代作曲家交好,因此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均有他首演,包括伯恩斯坦。他使用一把1727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雄鹰”,琴音温暖优美。他被认为是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国小提琴家的顶尖人物,承袭了蒂博的地位,他也曾写下几首作品,均为小提琴曲。
¥14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10首单曲
艺术家简介: 齐诺·弗兰塞斯卡蒂(Zino·Francescatti,1902年8月9日—1991年9月17日),生于法国马赛的弗朗西斯卡出身于音乐世家。五岁时便展示了出众的音乐才华。1918年在马赛首度登台演出,此后便前往巴黎演奏,与作曲家拉威尔建立了友谊。在欧洲成名后,弗朗西斯卡蒂前往美国发展。由于他与大部分当代作曲家交好,因此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均有他首演,包括伯恩斯坦。他使用一把1727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雄鹰",琴音温暖优美。他被认为是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国小提琴家的顶尖人物,承袭了蒂博的地位,他也曾写下几首作品,均为小提琴演奏曲。 罗伯特·卡萨德修(Robert Casadesus) 189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72年在巴黎逝世。卡萨德修十岁开始跟随姑姑罗丝.卡萨德修(Rose Casadesus)学习钢琴,后来在巴黎音乐院跟随李斯特的学生杰梅学习,十四岁得到钢琴第一奖,1917年首次登台演出,1921年与钢琴家嘉比里拉(嘉比)结婚。由于和拉威尔的私人交情,卡萨德修第一场独奏会和曲目全部演奏拉威尔的作品,1927年与妻子开始合作一系列曲目以双钢琴或四手联弹为主的二重奏独奏会。卡萨德修于1935年在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指挥下首度在美国登台演出,1940年移居美国并第一次在卡内基音乐厅露面。卡萨德修在1946年回到欧洲并且担任法国封腾布洛美洲音乐院校长。卡萨德修为数不少的唱片中包括拉威尔作品全集,他的音乐以优异的控制技巧及丰富的音色闻名,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教师与作曲家。 作曲家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168.00
Hi-Res | FLAC | 192kHz/24bit 7首单曲
艺术家简介: 齐诺·弗兰塞斯卡蒂(Zino·Francescatti,1902年8月9日—1991年9月17日),生于法国马赛的弗朗西斯卡出身于音乐世家。五岁时便展示了出众的音乐才华。1918年在马赛首度登台演出,此后便前往巴黎演奏,与作曲家拉威尔建立了友谊。在欧洲成名后,弗朗西斯卡蒂前往美国发展。由于他与大部分当代作曲家交好,因此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均有他首演,包括伯恩斯坦。他使用一把1727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雄鹰",琴音温暖优美。他被认为是四十至六十年代法国小提琴家的顶尖人物,承袭了蒂博的地位,他也曾写下几首作品,均为小提琴演奏曲。 罗伯特·卡萨德修(Robert Casadesus) 1899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72年在巴黎逝世。卡萨德修十岁开始跟随姑姑罗丝.卡萨德修(Rose Casadesus)学习钢琴,后来在巴黎音乐院跟随李斯特的学生杰梅学习,十四岁得到钢琴第一奖,1917年首次登台演出,1921年与钢琴家嘉比里拉(嘉比)结婚。由于和拉威尔的私人交情,卡萨德修第一场独奏会和曲目全部演奏拉威尔的作品,1927年与妻子开始合作一系列曲目以双钢琴或四手联弹为主的二重奏独奏会。卡萨德修于1935年在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的指挥下首度在美国登台演出,1940年移居美国并第一次在卡内基音乐厅露面。卡萨德修在1946年回到欧洲并且担任法国封腾布洛美洲音乐院校长。卡萨德修为数不少的唱片中包括拉威尔作品全集,他的音乐以优异的控制技巧及丰富的音色闻名,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教师与作曲家。 作曲家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168.00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