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enĕk Mácal,捷克爱乐乐团

暂无描述

 全选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4首单曲
作品简介: 《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7·1878年,是柴科夫斯基获得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交响曲。本曲为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当中最富变化、最热情的乐曲,具有明显清楚的叙述内容,采用纯音乐的形式,却有标题音乐的实质,此处所表现的是苦恼彷徨的众生相,以及威逼、胁迫人类的命运魔掌,使听者产生一种凄怆之感。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奏鸣曲式。序奏为持续的行板,F小调,6/8拍子。全曲的核心出现在第一乐章序奏中,这就是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威严的“命运的主题”(片段1)。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弦乐奏出,充满了苦恼的情绪(片段2),接着又由木管反复。这一乐章通过表现沉重忧郁的心情和转瞬即逝的幸福梦幻不停交替,揭示出渴望幸福的个人和严峻的命运压力之间的冲突。 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降B小调,2/4拍,三段体。双簧管呈现孤寂的主旋律(片段3),紧接着是感觉兴奋的副属旋律, 在主旋律以更加凄寂的形态反复而告一段落后,中段如农民舞蹈般优美(片段4)。整个乐章富于诗意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痛苦,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 第三乐章 诙谐曲, 快板,F大调,2/4拍子。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全体弦乐器持续拨奏。主旋律显得急促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茫漠的感觉(片段5)。 此部分进行至一段落, 即由木管乐器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片段6)。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 第四乐章 终曲,热情如火的快板,F大调,4/4拍子。形式为类似回旋曲的自由形式。 强烈的第一主题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片段7)。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片段8),表现出人民的强大力量。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作曲家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15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13首单曲
作品简介: 柴可夫斯基《第一交响曲“冬天之梦”(winter Daydreams)》属于柴可夫斯基最早期的作品之一。全曲具有交响诗的风格,依传统的四乐章形式作曲,其第一乐章与第二乐章分别具有标题。本曲的标题虽然具有暗示性质,然而柴可夫斯基实际上的作曲依据,却不得而知。“冬天的梦想”大概是只在冬日里,脑海所产生的幻想吧! 在本曲中,作曲者似乎想要表达他内心对象征冬天的俄罗斯国土、大自然之爱。其手法与同时期的国民乐派作曲家有相同之处,以民谣风旋律贯穿全曲,特别是在乐章使用大众歌曲,更显示初期柴可夫斯基所表现的民族主义倾向。全曲共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冬日旅途的梦幻”Daydreams on a Winter Journey ,平静的快板,g小调,2/4拍。它描绘的是柴科夫斯基在某个冬季从莫斯科到彼得堡旅途中的感受,描述冬日俄罗斯的景色,有人称之为“独特的旅途音乐日记”。其中有对暴风雪,森林,凄凉的民歌调与马车奔驰的铃声的描述。有人说它的基调是忧郁的,但聆听起来却是另一份感觉,就像被禁锢了多年的人突然得到了自由,骑着奔驰的骏马驰骋在茫茫的雪地森林中,那是多么的欢快和奔放。 第二乐章“阴暗潮湿的疆土”Land of Gloom ,不太慢的如歌的柔板,降E大调,4/4拍。双簧管奏出了一支凄凉的典型俄罗斯民歌,在变奏上加入了柴可夫斯基喜爱的法国号衬托,气氛是那么的惆怅,但同时体现了温暖、舒展的情怀。据说这是柴科夫斯基夏日在北方一个小岛旅游时,对雾蒙蒙的天色中黝暗的峭壁,黝黑的湖水和古老的针叶树林的记述。这个乐章有一段不长的引子,其旋律是《暴风雨》幻想曲中的一个叫做“伏尔加河岸寂静的夜晚”的爱情主题。 第三乐章“谐谑曲”Scherzo ,欢乐的快板,c小调,3/8拍,三部曲式。前后两段是第一乐章情绪、内容的发展,中段是一段抒情的圆舞曲。 第四乐章“终曲”Finale ,阴郁的行板-庄重的快板,g小调,4/4拍。它承接了上一乐章的精神,但最终出现群众性的欢腾的场面,从对俄罗斯自然景色阴暗的描述转为对民族欢乐的描写,表示通过战斗获得最后的胜利。乐章具节日气氛,其主题是古老的俄罗斯民歌《花儿开了》,最后有响亮的节庆钟声,以欢腾的景象结尾。 柴可夫斯基《c小调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872年,属于他早期交响作品中较著名的一首。由于乐曲中采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而乌克兰当时有“小俄罗斯”的称号(俄语:Малороссийская, Malorossiyskaya),后来作曲家的朋友,俄国音乐评论人卡希金(Nikolay Dimitriyevich Kashkin)为这曲起了“小俄罗斯”的标题,并流传至今。 本曲首演时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当年的俄国强力集团颇高的赞赏。不过柴可夫斯基却对本曲并不太满意。他于1879至80期间将本曲作大规模修改,他将第1乐章的开头慢板段加长,并将第4乐章缩短。现时流传的演奏版本都是以此为基础,原版本虽然亦有出版,但现时已甚少演奏。 本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行板,活泼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以圆号忧伤的独奏开始,旋律取自民歌《沿着伏尔加母亲河而下》。主题的开始主题又是一首民歌,双簧管吹出对比的抒情主题,具有优美的伴音上升的线条。两个主题都发展到辉煌的高潮,继以基本主题的再现。乐章结束时,回到开头处的慢速。 第二乐章:小行板,中庸的,这个慢乐章以定音鼓表现柔和的两个音符的固定低音开始和结束,为进行曲主题提供伴奏。这个进行曲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这部歌剧作于1869年,后来被柴科夫斯基自己毁掉,只保留了一些片断。 第三乐章:谐谑曲,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在节奏上极有气势,中部有一段突出木管组的三声中部。 第四乐章:末乐章,非常中庸。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敏各《仙鹤》的神奇变形。第二主题相比要为精致,它与《仙鹤》的旋律结合,尾声急板有一次丰满的高潮。 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完成于1875年,题献给弗拉基米尔·斯特潘诺维奇·锡洛夫斯基(Vladimir Stepanovich Shilovsky),于同年11月在莫斯科首演,乐谱于1877年出版。这是柴可夫斯基六首交响曲中属于“冷门”的一首,同时,它也是前期三首交响曲的最后一部,其中第一、第二交响曲接近国民主义;这部第三交响曲则体现了柴可夫斯基摸索于新的境界中,极欲挣脱此一要素的意图。当时35岁的他仍受到前一年冬天的忧郁症的折磨,然而这部以舞曲为基础,轻盈而细腻的《第三交响曲》使得他结束了长期的沮丧、忧愁,并且免于受到同性恋倾向丑闻的耻辱。柴可夫斯基为此曲起草至完成,不过约二个月时间,首演亦非常成功。后来此曲推介到英国伦敦的“金碧辉煌水晶宫音乐厅”演出时,因为最后一个乐章是以波兰舞曲风格作为 “开场白”,在指挥的误导下,此曲被冠上了“波兰”之名,尽管事实上它与波兰全然无关。 第一乐章“引子和快板”Introduzione ed Allegro ,引子部分是d小调的“葬礼进行曲”,4/4拍,甚快的中板,节奏和旋律非常缓慢而低沉。随着管乐和弦乐的推进,进入D大调辉煌的快板主题,4/4拍。 第二乐章“德意志风格”Alla Tedesca ,朴素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3/4拍。这是由美妙的三段式组成的圆舞曲。 第三乐章“行板”Andante ,哀悼的行板,d小调,3/4拍。这是整首交响曲的核心乐章,抒发对广袤田野的感情,一幅田园式的诗情画意由管乐逐步打开。 第四乐章“谐谑曲”Scherzo ,生动的快板,b小调,2/4拍。通过破碎的旋律和持续的圆号之间的冲突和调和,形成美妙的中段乐章。 第五乐章“终曲”Finale ,火热的快板,D大调,3/4拍。开头是一段强烈的波兰舞曲风格的展现,也就是该交响曲得名“波兰”的原因。接着是较为平庸的快板部分。
¥488.00
Hi-Res | DSD64 | 2.8MHz/1bit 4首单曲
作品简介: 《曼弗雷德交响曲》(Manfred Symphony Op.58)是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完成于1885年。这首作品是根据英国大诗人拜伦的诗剧《曼弗雷德》所创作的音乐,在拜伦的笔下,主人公弗雷德曼是一个孤独、苦闷、厌世、对人间充满怀疑、对人生失去希望的悲剧性人物。柴可夫斯基这首音乐的创作的题材,也是当时巴拉基雷夫向他推荐的,但是经过两次柴可夫斯基的拒绝,最后柴可夫斯基慢慢对拜伦这部诗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拜读他在其中找到了当时俄罗斯社会现实生活的影子,能过从曼弗雷德的形象中,看到自己,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处境,最后同意了这首作品的创作。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第一乐章的引子是交响曲的基本主题,是一幅曼弗雷德的心理画像,也是整首交响曲最主要的一部分。阿斯塔尔塔(Astarte)是柴可夫斯基所寻求的“高尚的、光明的人物形像”,这是幸福的象征,也是所渴望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找到的,主题时隐时现,逐渐形成一个抒情诚挚的旋律。他的尾声是悲剧性的,具有“葬礼进行曲”的性质。 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是轻快而有活力的谐谑曲。作曲家拟有如下的标题:“阿尔卑斯山的女神,在瀑布水珠的彩虹中,出现于曼弗雷德的面前。”音乐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中段如歌的旋律,优美深情十分动人。进入高潮时,出现曼弗雷德主题,仿佛是主人公在回味着人间的悲苦。 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是“间奏曲”式的行板、活泼轻快的牧歌。作曲家的标题是:“山中居民朴实的、贫困的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景象。” 牧歌的曲调纯朴而富于诗意。紧张而悲剧性的曼弗雷德主题突然打断了如歌的愉块音调,乐队中响起了钟声,又是充满了忧郁和悲伤的影象像在徘徊,牧歌的音调最后愈来愈弱,以至消失在远方。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的快板,生动描绘出拜伦长诗中最阴郁和幻想的一个情节:——地狱统治者阿里曼的王国(在长诗中阿里曼是一个寓意的形像。“世界的罪恶”的代表者)。曼弗雷德毫无畏惧地来到这里,他为思念的阿斯塔尔塔而苦恼着,想借助于地狱之神把她召唤来。作曲家的标题是这样的: “阿里曼的宫殿,地狱的狂欢。曼弗雷德出现于杂乱的狂欢中,呼唤阿斯塔尔塔和她的出现;他被宽恕了;曼弗雷德之死。” 曼弗雷德之死是通过低音声部缓缓奏出中的世纪圣歌《愤怒的日子》来描述的。1831年,自柏辽兹在《幻想交响曲》中首次引用此旋律后,西欧作曲大师们相继效仿,该曲也成了诸多音乐名作中死神的象征。 作曲家简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158.00
 全选